在南京一睹苏轼传世真迹《潇湘竹石图》《治平帖》!5月18日晚,南京博物院酝酿了三年的重量级大展“无尽藏——苏轼的书画艺术精神”正式对公众开放,展览展出150余件(套)书画作品,其中包括80件一级文物、30余幅宋元名作。


宋 苏轼 《治平帖》

感悟苏轼书画艺术精神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被贬黄州五年的苏轼量移河南汝州。四月,苏轼沿江东下,七月到达金陵,于钟山脚下的半山园拜谒了罢相闲居九年的王安石。此后月余,两公结伴同游,畅谈诗文与书画。王安石所居的半山园就在如今南京博物院之一侧。

策展人,南京博物院研究馆员、古代艺术部主任、东方艺术研究所所长庞鸥介绍,展览之名“无尽藏”取自苏轼的千古名篇《赤壁赋》,寓意苏轼的书画艺术精神对后世艺术创作者来说是无穷无尽的宝藏。“展览以苏轼的书画艺术精神与实践为主旨,梳理其对后世中国书画发展的深远影响,用此线索串联起从宋代一直到清末的中国书画中的名家名作。”庞鸥表示,如果综合考量文学与艺术两方面的成就,苏轼堪称千古独步,其书画理论与实践对中国书画发展有着难以估量的指导性意义与巨大影响。

此次特展的一大看点即是苏轼的两件传世真迹。

苏轼书法真迹《治平帖》来自故宫博物院,帖中“治平”是苏轼家乡眉山的一座寺院,上款人史院主、徐大师乃此院二僧。“此帖是苏轼书写的信札,内容主要是委托乡僧照管先祖坟茔之事。卷首有明人所画苏轼像及释东皋妙声所书《东坡先生像赞》。”庞鸥介绍,根据卷末赵孟頫、文徵明、王穉登题跋可知,此帖当是苏轼于北宋熙宁年间在京师时所作,时年30多岁,苏轼当时还未陷入“乌台诗案”,尚未步入政治和人生的低谷——黄州之贬,所以《治平帖》看起来心气平和,飘逸灵动,正如赵孟頫在题跋中所称“字划风流韵胜”。

一片土坡,两块卧石,几丛疏竹,左右烟水云树,渺无涯际,潇、湘二水合流处(湖南省零陵县以西),遥接洞庭巨浸……苏轼绘画真迹《潇湘竹石图》让人在窄窄的画幅之内,如阅千里江山。庞鸥告诉记者:“展厅里其他作品中的竹叶大多都是成熟画法,一头圆一头尖,这种绘画方法在元代时基本确立。《潇湘竹石图》中的竹叶是两头尖的,可以看出这张作品的创作时代较为久远,在北宋时期。”


宋 苏轼《潇湘竹石图》(局部)

《潇湘竹石图》是苏轼借助潇湘竹石来寄托文人精神,抒发诗人情怀的典范之作。后世记载多认为“枯木竹石”题材的初创者是苏轼。庞鸥告诉记者,此题材实则是从唐代的“松石”题材,五代、北宋的“寒林”山水等图式中逐步发展、衍变而来的,至北宋中期,由于苏轼的介入,小景山水融入“竹石”题材,“枯木竹石”的图绘形式确立。

30余幅宋元名作陆续展出

展览分为绘画和书法两大部分,绘画部分包含“达心适意”“写形传神”“诗歌绘画”三个篇章,书法则包含“法中尚意”“书以学养”两个篇章。

宋代陈容《云龙图》、宋代李唐《濠梁秋水图》、宋代阎次平《四季牧牛图》、元代赵孟頫《为隆教禅寺石室长老疏》、元代黄公望《水阁清幽图》等难得一见的名家名作可以在特展中看到。特展共分为三期,将于6月18日和7月18日进行两次换展,30余幅珍贵的宋元名作也将均衡地分配到整个展期中展出。

“宋元作品在每个博物馆都是重要藏品,在借展协议中,宋元作品都是要单独列出来的,一个月内必须归还。5月18日展出的宋元作品,到了6月18日都要封存到库房里。每件宋元作品展出后都会有相当漫长的休眠期,如果没有恰当的主题,很可能再也不会出现。”庞鸥介绍,每期换展时,除了宋元作品,明清的名家名作也会进行部分更换,每期会有20件左右的新面孔出现。

展览中有一幅镇江博物馆藏的明末清初八大山人《杂画图》。《杂画图》绘双雀、芙蓉、兰、卧石、石榴、荷石、折枝花、鹌鸽、双鹑、葡萄、竹石、繁花。图中笔墨变化多端,起止有度,收放自如,构图极简,是八大山人传世作品中的精品佳作。

“此长卷中看似独立的物象,实则相互之间有着联系,是分段折枝花卉写意画法。”庞鸥介绍。

“书法绘画都存在所谓的法度,所以书画作品欣赏存在一定门槛。对于广大的书法爱好者和普通观众来说,更多的是去了解作者为什么画这张画?画这张画是为了表达什么样的内心情感?”庞鸥介绍,基于这样的意图,此次特展中,策展团队没有直接使用各家博物馆现有作品的文字说明,而是花了大量的时间重新打造了藏品介绍,整个展厅中呈现的文字有十几万字,诚意满满。

据悉,展览将持续到8月18日。

(江南时报记者 钱海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