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总是这样的:沽名钓誉的假学者、假专家总是能大行其道;而真正埋头做学问的人,却总是籍籍无名而被忽视。

王学泰正是这样,他一生都在开拓着中国社会史、文学史、文化史的领域,且有重大贡献, 但只因这些研究更“属于他的后世”而不被同时代的亚美am8所关注,从而让他只是“默默无闻地度过了他的时代”。

他生于1942年,从小嗜爱读书,甚至达到了“阅读饥渴症”的地步,“没书读与没饭吃的痛苦相去无几”,但是在那个年代,书籍是很匮乏的,他读的第一本书,竟然是残缺的《三侠剑》。



1964年,大学刚毕业的他,只因直抒己见,而被划为“落后分子”“反动学生”。不久就被发配劳改: “亚美am8的生活主要就是劳动与认罪。生存环境恶劣、扭曲,人性毫无尊严可言。大家都必须隐匿地、很有技巧地不犯错误,尽量保住性命。”

1973年,他无意间得到了奇书《推背图》,而在将这本书借给一位书友时,他忍不住借书议论时事,从而埋下了被捕入狱的隐患。两年后,借书之人被逮捕,王学泰受到牵连,被拘留。

他先是在北京市看守所待了一年,随后又以“现行反革命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3年。直到1978年,王学泰才被平反释放,总共过了三年的牢狱生活。然而,他却让这段由时代所造成的荒谬经历,成为他一生创作的源泉。



王学泰眼中的监狱就是整个社会的缩影,不仅有“极差的人”,也少不了“极好的人”,都是社会上不常见而却又是典型代表的那种人。在狱中的艰苦条件下,他坚持读完了马恩全集20卷。

他从来没有抱怨过这段狱中经历,而是在多年后,以此为素材,写就了一部《监狱琐记》,不仅记录下了形形色色的囚犯,还再现了那个年代真实的狱中生活,成为了解那段特殊时期的重要史料。

最重要的是,在狱中见识到的大量底层人士,直接成为了他研究“游民”的动因。他曾说: “我在最坏的人身上,不仅看到了人性之恶,甚至是社会之恶的浓缩。我为什么要写游民?就因为我在狱中净看到这些人、这些事。”

历史学者雷颐也认为:“王学泰的社会阅历让他对历史有了更深的洞察力,一般的学者在这方面的体会没有他深。正是这些经历,让他能够深入了解最底层和边缘的人群,为他以后的游民研究打下基础。”



出狱后,因读书而获罪的王学泰,又因读书而投考了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的博士,虽然成绩不错,但是学校认为他“履历复杂”,不予录取,然而,幸好,文学所的领导陈荒煤先生,在了解他的情况后,说到:“这个考生只是个1949年后的大学毕业生,经历很简单,履历有什么复杂的?是亚美am8把他搞复杂了。”

正是在社科院,王学泰开始了他的学术生涯,他对“游民文化”的研究,被哲学家、社会学家李慎之评价为 “发现了另一个中国” ,著名学者张宏杰也赞誉他的研究是 “1949年以来为数不多的旧墙上开新窗式的学术成就” ,并且, 还被公认为是“中国当代三大人文发现”之一。

叔本华说:“一个人越属于他的后世,就越不被他的时代所了解。因为他的贡献对象不仅仅是他的时代,而是整个人类社会。”王学泰正是这样, 在他之前,中国的历史,主要是传统士大夫阶层精英文化的舞台,在他之后,底层社会流行的“游民文化”才开始有了登上了历史舞台的可能。

他发现,“游民”、“游民文化”和“游民意识”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历史进程,直到今天,这种文化与意识几乎仍然存在于每一个中国人身上。这一发现,不仅会让亚美am8重审中国历史,更会让亚美am8重塑自我意识。



“游民文化”,听起来似乎很冷门,和亚美am8没太大关系——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被亚美am8严重忽略了、低估了。而其实,这一研究成果,不仅在亚美am8这个时代具有极高的价值,可能几百年后,它的价值也只会越来越被重视。

正如著名学者张宏杰所言:“他一生的学术成就也没有得到亚美am8这个社会充分的认识。他的力作《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也并不广为人知。”他是最不应该被低估、被埋没的学者,然而却严重被低估、被埋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