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当我逝去之时,我会含笑像烟火一样迸裂开来,留给人世间最后的美丽与辉煌。”这是一位老艺术家在完成作品《迸裂》后说出的话。怀着共产主义的革命理想和记录历史的信念,他与刻刀相伴一生,创作出众多触动人心的版画作品。他就是在逆境中“被打得趴在地上还要战斗的战士”——彦涵。


青年彦涵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版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陈超表示:“彦涵是中国现代版画的开拓者,也是新中国版画艺术重要的奠基者。他留给世人的,不仅有精湛的艺术作品,还有对艺术不懈追求的崇高精神,我觉得他是值得后辈学习的楷模。”

一腔热血的青年时代

不画风花雪月要画沧海桑田

连云港市博物馆(彦涵美术馆)馆长江睿向记者介绍,1916年7月29日,彦涵出生在连云港市东海县富安村,家中有四个孩子,彦涵是其中唯一的男孩,父母非常疼爱,为他取名刘宝森(意指“宝贝”)。他参加革命后,因工作需要,不断更换笔名,用得最多的一个名字是“彦涵”,“彦”取自他母亲“颜”姓的一半,而“涵”则代表有学问。

彦涵的童年是在苦难和贫穷饥饿中度过的。小学毕业,彦涵以全校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考上了海州师范。此刻,他的父亲已无力继续供他上学,提议要他端着盘子到码头上卖香烟。但彦涵坚持要完成学业,希望毕业后能够成为小学教员,将来贴补家用,最后在海州师范张松年先生的担保下解决了学费问题,得以入学。

1931年,侵华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相继沦陷。时任江苏省教育厅厅长的周佛海却提出“读书便是救国”,并设置了前所未有的“会考”制度,想借此稳住学生。彦涵出于强烈的爱国热情,在会考前一晚,带领一些同学破坏掉会考的考场,以抵制汉奸周佛海的“亡国”言论。为此,学校将彦涵作为此次闹事的唯一带头人予以开除。彦涵想当小学教员的梦想就此破灭。


版画《当敌人搜山的时候》

走投无路的彦涵,在舅舅颜秀五的资助下考入国立杭州艺专。在去上学前,潜伏在舅舅家的中共地下党员陈佛生对他说道:“你不要去画风花雪月,而要去画沧海桑田。”当时彦涵对这句话的内涵并不理解。直到后来,在太行山四年“血与火”的战斗生活中,他才真正理解了其中的含义,并用自己的人生证明了这句话。

1937年,彦涵在杭州艺专学习期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学校师生不得已向西南方向转移,学校撤退到长沙后,是彦涵思想变化最为激烈的时候。在长沙期间,彦涵偷着跑去听了徐特立的形势报告,在听到介绍延安鲁艺和抗战的情况时,彦涵激动万分,从此他的心中便埋了一个秘密——到延安去!

一手拿枪,一手拿刻刀

被“打趴”却无法“打倒”的战士

1938年夏天,22岁的彦涵迈出了人生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他在当时没有任何物资准备的情况下,从西安徒步行走了八百多里,历经千辛万苦,耗时11天,终于到达革命圣地延安,到鲁艺美术系学习木刻。

《延安文艺回忆录》一书中彦涵提及这段经历:“当时鲁艺校址,在延安城北门外西山坡上的窑洞里,没有什么教具和设备,条件比较艰苦。它是革命队伍中培养文艺干部的第一个高等艺术学府。亚美am8吃的是小米,住的是窑洞,穿的是草鞋布衣。此外,每人有一个马扎和一块画板。各人的膝盖就是自己的书桌。亚美am8在这样的条件下,过着紧张而愉快的学习生活。这为我后来长期的革命生涯打下了一个基础。”

《宝塔山下江苏文艺人》作者,南京图书馆馆长、教授陈军介绍,彦涵结束了在鲁艺3个月的学习之后,要求到前方去,于是参加了鲁艺木刻工作团。当时正值严冬,他随八路军渡过汹涌澎湃的黄河,翻越大雪纷飞的绵山,穿过日寇严密封锁的同蒲铁路线,最终到达了太行山抗日根据地,之后在此经历了四年反扫荡生活。

1939年,彦涵从工作团调到了长治市武乡县大坪村的《新华日报》(华北版)工作,主要任务就是为报纸创作插图。从此,彦涵一手拿枪,一手拿刻刀,开始了兼有战士与画家双重身份的战斗生涯。

江睿介绍,彦涵在《新华日报》(华北版)工作期间,为报刊创作了大量的袖珍木刻,这些木刻没有制版,而是直接到印刷机上印刷的。与此同时,彦涵在“敌后方木刻”专刊中创作了许多木刻连环画,这部分报刊插图和木刻连环画虽然幅面不大,但数量很多,并具有很强的时事性,现在已经成为重要的革命文物,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

1943年1月,彦涵回到阔别已久的延安,同时也回到鲁艺,成为美术系的研究员。为了纪念在反扫荡中牺牲的同志,他不分昼夜地工作着,一大批反映英勇战斗、可歌可泣英雄形象的作品从他的指间流出,如《当敌人搜山的时候》《把她们藏起来》《不让敌人抢走粮食》等。

另外,彦涵还创作了16幅经典木刻连环画《狼牙山五壮士》。1944年,周恩来将它带去重庆,交给美国记者,后来这组连环画被美国《时代》周刊印成了英文的袖珍本。不久,美国《生活》杂志也刊载了彦涵的作品,标题为“木刻帮助中国战争”。木刻连环画《狼牙山五壮士》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远东战场的物证,现为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并被列为革命文物。


木刻连环画《狼牙山五壮士》

1945年11月11日《新华日报》4版刊登《陕北的年画、木刻》一文,文中写道:抗战后,在陕北鲁艺产生了彦涵、古元、夏风、李少言等几位木刻作家,一开手,他们便和群众相结合。他们雕刻的时间虽仅有七八年,然而,他们的艺术是从群众间生长壮大的,对于工农兵的生活,他们是熟悉的。在取材上是生产、战斗、防奸、学习,在手法上是简捷、明快。

“我的那些最美好的灵感,往往来自于我痛苦和最不幸的时刻。”陈超说他很欣赏彦涵的这句话,“彦涵在《新华日报》(华北版)工作的时候,创作了许多反映当时战争情况和人民生活的版画作品,他历经人生坎坷和残酷战争的洗礼,依然顽强不屈。他的躯体可以趴下,但他的精神永远不倒。”

从“写实”转向“象征”

艺术观念的创新与变革

从西子湖畔到宝塔山下,从“延安鲁艺”到抗日前线,从北京到奔赴抗美援朝战场,从新中国建设到改革开放新时期,彦涵把自己的创作与民族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这位艺术家秉持着他坚定的理想信念,一直坚持创作到晚年。

陈超向记者介绍,改革开放后彦涵的艺术进入了又一个新的转型期。《春潮》到《人面鸟》等一系列创新之作,从写实转向“象征”“寓意”和“抽象”,整体风格呈现出多彩性和丰富性。晚年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创作,更是他对新时代境遇的期盼与讴歌。这一时期彦涵的作品从多个角度剖析现实和人生,所涉题材更为广泛,体现出极大的自由意志和创造力,被称为他艺术创作的“浪漫时期”。

上世纪80年代后,彦涵的作品转向对社会的关注以及对人性的揭示,表现出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据江睿介绍,2002年“非典”期间,彦涵创作了木刻《白衣战士》,随后捐赠给家乡连云港,现藏于彦涵美术馆。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已经92岁的彦涵创作了木刻《生死关头》,对生命和民族的血脉之情表达至高咏叹。这也成为他艺术生涯中创作的最后一幅木刻。


1945年11月11日《新华日报》

彦涵对家乡版画事业影响深远。1990年8月16日,《新华日报》第4版刊登彦涵美术馆在连云港开馆的消息,文中写道:“彦涵捐赠的一批美术作品和珍贵历史资料,今天在连云港市博物馆院内新落成的彦涵美术馆正式对外展出。1986年,彦涵将毕生收藏的200余件美术作品和近百件珍贵历史资料捐赠给家乡人民,去年连云港市政府拨专款在市博物院内兴建了这座彦涵美术馆。”此外,彦涵对自己家乡少儿美术发展非常重视,曾于1984年、1986年和1990年先后三次来到东海县,亲自为这里的孩子教授木刻技艺,并与少儿版画辅导老师亲切交谈,鼓励他们为东海的少儿美术事业作出贡献。


1990年8月16日《新华日报》

2011年9月,彦涵在北京逝世,终年95岁。2016年,“永远的战士——纪念彦涵诞辰100周年”展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在展览开幕式上,彦涵家属向中国美术馆捐赠了108件作品。彦涵之子彦东说,彦涵的作品将会陆续全部捐赠给国家,“一件不留,因为父亲的作品不仅是个人的艺术创作,更是一个时代的见证,理应属于人民”。

“我走的路是人民的道路,我的艺术观是为人生而艺术。”这是彦涵生前常说的话,也是他一生真实的写照。他倾尽毕生心血,将信仰的力量注入刻刀,为近两千幅作品赋予了鲜活的生命。这些作品就像是吹响的冲锋号,激励着人们无所畏惧、奋勇前行。

(江南时报记者 张姣姣)